- 股东8年后起诉撤资,被法院驳回
- 股东不合理转让股权是否可依法撤销
- 公司职员违反竞业禁止义务被判赔偿
- 股东出资不到位的法律风险
- 股东否认法人人格承担赔偿责任
- 股东出资不到位的法律风险
- 股东会无故解除公司执行董事
- 股东冒充公司其他股东签字的股份转让行为如何定性
- 股东增资行为履行地是公司住所地
- 劳动合同解除争议:李某与某制造企业纠纷
- 公司不要随意拖欠员工工资,最后吃亏的是自己
- 未申请年假等于放弃补偿吗?
- 兼职员工权益保护案例剖析
- 劳动合同违约案解析:用人单位未履行合同条款的责任与法律后果
- 退休员工追索未足额支付退休金的法律探讨
- 员工被非法解雇的补偿金诉求:一起劳动法案例深度解析
-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争议案例分析
- 工伤待遇拒付争议案的法律分析
- “劳动合同解除纠纷:不当解雇与经济补偿”
- 女性员工在职场中的平等权利
- 公司未按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 派遣员工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权益冲突
- 非法扣除工资案:雇主无故扣除员工工资
- 非法扣除工资案:雇主无故扣除员工工资
- 试用期员工权益被侵犯
- 当事人申请仲裁未按要求补正材料,向法院起诉被驳回。
- 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就社会保险责任有约定的,依约定。
- 劳动合同变更与续订的法律界限
- 劳务公司招网约配送员,劳动关系如何认定?
- 劳动者变身“个体户”与平台签约,劳动关系迷雾如何拨开?
- 未足额支付工资,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补偿金?
- “揭秘工资发放新陷阱:附条件条款竟无效!”
- 未缴社保致员工工亡,法院判决支付工伤待遇及抚恤金
- 启动诉前调解程序,多方协商解决社保问题
- 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年龄的认定
- 劳动者因工死亡,其遗腹子可作为死者亲属获得赔偿吗?
- 员工主张公司向其赔偿股票期权损失
- 以非公司员工为由拒绝其行权
- 员工在危险作业环境下工作,受到伤害。公司判赔4万余元。
- 公司侵害了员工的健康权,就应当承担起责任。
- 工伤职工主动辞职,单位拒赔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合理吗?
- 劳动者拒绝违法加班被解雇,公司判赔8000元
- 和公司签订了放弃加班费协议,之后还能要加班费吗?
- 公司恶意调岗,不是随心所欲的。
- 公司明明占理却败诉了?公司规章制度制定还不够得和员工说明白。
- 违反单位禁止“代刷卡”会被解除劳动合同吗
- 招聘广告关于可办社保承诺,是否有约束力?
- 竞业限制条款应当严格依法确定主体范围
- 续订劳动合同条款纠纷解析
- 在职期间竞业限制条款引发的法律纠纷解析
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退休金成为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重要来源。然而,实践中,因企业疏忽或故意克扣导致退休员工未能足额领取退休金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侵犯了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也对社会稳定和谐构成威胁。本文通过一起典型的退休员工追索未足额支付退休金的案例,深入剖析相关法律问题,旨在提升公众对退休金权益保护的认识,并为类似案件提供法律参考。
案情简介:
张某某,男,于1980年加入某国有企业工作,直至2015年正式退休,累计工龄35年。按照国家和地方关于退休金计算的相关规定,张某某应享受的月退休金为当地平均工资的60%加上个人账户累计金额的按月分配。然而,自退休起,张某某发现其实际领取的退休金金额远低于应得标准,多次与原单位沟通无果后,于2020年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请求裁决原单位补发差额并赔偿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法院判决:
经过仲裁委审理,确认张某某所述情况属实,原单位确实存在未依据法律规定足额支付退休金的行为。仲裁委裁决原单位需一次性补发张某某自退休以来的退休金差额共计人民币12万元,并支付利息作为经济补偿。原单位不服仲裁结果,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法院维持了仲裁委的裁决,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及相关实施条例,确保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任何违反此义务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二审法院亦维持原判,最终确定了张某某的胜诉地位。
律师分析:
本案中,张某某的成功维权,关键在于他能够准确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同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申请仲裁。张某某在发现权益受损后迅速行动,有效避免了超过仲裁时效的风险。
法条链接及内容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退休员工对于自身退休金权益的维护,不仅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更要在遭遇侵权时勇于运用法律武器,积极寻求公正解决途径。同时,这也提醒所有用人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关于退休金支付的规定,尊重并保障每一位退休员工的合法权益。